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跨国药企礼来试图打破阿尔茨海默病 “无特效药可用”的局面。
近日,礼来宣布,最新三期临床数据显示,新药Donanemab可使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减缓35%。阿尔茨海默病协会首席科学官同样表示,礼来旗下这款药品的治疗数据是迄今为止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方法中最有力的三期临床数据。
【资料图】
礼来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这是首个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药物在三期研究上,能达到如此亮眼的治疗数据。公司预计将在本季度内向FD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也将与FDA以及全球其他监管机构合作,推动药物尽快获批。
近20年来,全球的医药巨头们在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上砸的千亿美元几乎都“打了水漂”,至今仍未出现对阿尔茨海默病有明显治愈效果的特效药。此前,礼来、强生、辉瑞等多家全球药企在该领域进行的新药研发均宣告失败。
目前,礼来正在中国开展针对早期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的注册研究。在中国市场上,新药疗效如何、如何进行商业化落地、能否进入医保均是未知数。礼来会是阿尔茨海默病用药市场上的“破局者”吗?
礼来近日宣布,新药Donanemab可使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下降速度减缓35%。(图片由摄图网提供)
“栽跟头”的礼来仍未死心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性痴呆。有数据显示,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研发被公认为是所有药物研究中失败率最高的,达到99.6%。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表示,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失败的原因为药效不佳、副作用严重、无法减缓疾病进展、临床研究设计不合理、样本量不足、人群异质性大、检测指标不准确等。
在该领域,礼来此前也不断“跌跟头”。早在2002年,礼来就开始研发一种能够改善记忆的靶向β淀粉样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但是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该药品的受试患者的认知情况并未得到良好改善。今年3月,礼来宣布停止这款药品的研发。
礼来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称,由于疾病确切的病理机制不明,新药选择的靶点众多,近20年来,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研发失败率很高,位居各领域新药研发失败率之首,几乎所有的潜在药物都折戟沉沙。
目前礼来旗下仍有两款阿尔茨海默病新药——Donanemab和Remternetug。礼来表示,与此前失败的药物不同,这两种药物能清除大脑中的淀粉样蛋白斑块,起到减缓患者认知衰退速度的效果,均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证书。
在礼来给出的实验数据中,与安慰剂相比,患者进入该疾病下一阶段的风险下降了35%,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速度也减缓约40%。
“阿尔茨海默病不可逆,即无法治愈,所以对应的药物也只能延缓患者认知下降的速度。”国内某创新药企业首席技术官苏蕊对记者坦言,“用药的患者认知能力还是会下降,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该领域药物的价值或体现在预防阶段。”
礼来也向记者透露,公司将继续在该药品的多项临床试验中深入研究,包括预防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受试者发展成症状性阿尔茨海默病。
新药上市后或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此前,多家在阿尔茨海默病上“砸钱”的跨国药企“忧大于喜”。在研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被外界质疑。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在两方面面临争议。” 苏蕊解释称,“一是有效性,药企临床试验选择的患者仍有局限性,有的药企是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而市场上实际用药患者已出现低龄化趋势;有的药品在市场上实际应用的效果完全未达到临床上的要求,对减缓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效果几乎为零。这是因为每个患者患病的机理、发病的位置都不一样,新药实际应用的效果很难保证。二是安全性,患者使用部分新药,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副作用。”
“新药的研发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和烧钱的过程。一个新药从无到有,从研发到注册成功,要经历实验室研究,临床前试验,临床研究一期、二期、三期等阶段,在此过程中存在很多无法预料的情况,在研发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可能失败。”礼来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前,跨国药企渤健上市了一款阿尔茨海默病新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备受争议。渤健的公开数据显示,大约40%的受试者在注射大剂量该药品后,出现脑肿胀或出血的情况,还有患者意识模糊、定向障碍、跌倒。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阿尔茨海默病市场缺药,但该领域上市的新药并未给药企带来明显收益。渤健财报显示,该药自2021年6月上市以来销售额仅为300万美元。在该公司2021年12月的裁员名单中,有2/3来自阿尔茨海默病新药的商业化团队。
国内外药企仍在奋力“抢食”
尽管阿尔茨海默病这块骨头“难啃”,但国内外药企仍在积极“抢食”。
礼来给出的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有超过5500万痴呆症患者,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至近1.39亿。全世界每年新诊断出超过1000万例痴呆症病例,这意味着每3.2秒就有一例新病例。
礼来有望成为“破局者”吗?在海外市场,礼来和渤健有望展开“一对一”的较量。今年1月,渤健和卫材联手推出了一款新药,并通过FDA加速审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治疗18个月,与安慰剂组相比,临床痴呆评分总和量表(CDR-SB)评分下降减缓了27%。目前,美国相关部门表示,除非在验证有效性的临床试验里使用该款药品,否则医保一律不报销。
尽管在减缓认知衰退的速度上,礼来这款新药更胜一筹,但从审批上市速度来看,渤健和卫材联合开发的这款新药或率先进入商业化阶段。
在安全性和有效性上,礼来旗下这款新药备受争议。美国华尔街分析师表示,礼来这款新药对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减慢速度比渤健和卫材要高,但礼来测试患者用的指标是自己设计的指标,而非业内共同认可的CDR-SB指标,数据仍有待验证。另外,在礼来公布的新药数据中,患者用药后出现水肿和出血的发生率也较高,分别是24%、31%。
国内药企也在积极研发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记者查询国家药监局备案数据发现,共有11项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试验记录在册,其中有2项已显示停止。恒瑞医药、先声药业等国内头部创新药企业均在积极研发,从研发进度来看,先声药业与德国药企合作研发的药物有望率先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