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很戳人的话题

“长大后才发现,语文课本里全是人生”


(资料图片)

说的是,初读不识书中意

待历经千帆少年不再

再读已识得其中的世味辛酸

就像你在学生时代贪玩时射出的一个弹珠

许多年后,终于狠狠击中了

此时此地此身的你

读着已有自己领悟的课文段落

愿你我都还好

守住了自己的一方桃花源

也学会了释怀、珍惜与前进

我们一起来看看

「那些长大后才读懂的课文」

0 1

愿读懂的,尚年轻。

想爱的, 就在身边。

《和时间赛跑》

林清玄

“什么是永远不会回来了呢?”我问。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爸爸以前和你一样小,现在再也不能回到你这么小的童年了。有一天你会长大,你也会像外祖母一样老,有一天你度过了你的所有时间,也会像外祖母永远不能回来了。”爸爸说。

02

我们在说童年说往事时,

并不总是向往,

还带着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的怅惘憾悔。

《社戏》

鲁迅

真的,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03 幸福,

是回家喊一声爸妈,有人答应。

哪怕碎碎念念,也想岁岁年年。

当幸福成奢望,

那时有多不懂得珍惜,

如今想起就有多心痛。

《背影》

朱自清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真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04

但愿你晚点、再晚点懂得:

亲人的离去,其实是一生的潮湿,

想起来,就会下一场只有你自己看得见的雨。

长大,其实就下一场雨的事。

《爸爸的花儿落了》

林海音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05

如果有一个人远远落在你身后,

力所能及,拉他一把。

“善良是一种天性”,

但现在我更愿意相信,善良是一种选择。

《老王》

杨绛

“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06

关于爱情,有人言说,

《孔雀东南飞》和《氓》,

是语文书中最令人遗憾的两篇文章,

前者爱而不得,后者 得而不惜。

那时单纯,兴许只记得

“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等见多了在爱里受伤,又在爱里得救的人,

才晓得,一房一车一纸婚书,

不如爱始终如一。

《诗经·卫风·氓》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注:无与士耽,不要过于恋他而沉湎于爱情。

犹可说也,终究可以摆脱。说,通“脱”。

07

有网友管这段叫“后劲很大”的文字,

是极平淡的话语,似喃喃低语,

就像说爱只说“今晚月色真美”,

不说想念,

只是思念如树,年年疯长。

《项脊轩志》

归有光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08

他们说,

“别来无恙”是世上最好的一个词。

如果在高考后,在毕业后,在工作后,

在成家后,在人海浮沉一番后,

我们还没走散的话,我便承认。

《故乡》/《少年闰土》

鲁迅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阿!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09

当时只作看客,

待跃入人海,终于懂得:

人生之悲,

是求而不得,是事与愿违,

是留不下也回不去,

是缺个机会,

也缺个“从头再来”的勇气,

没有在深夜恸哭过的人,读不懂。

《滕王阁序》

王勃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10

年少时,

以为难得的是良辰美景,

后来才发现是友如“张怀民”:

你在看到美好就想去分享的人,

你可以随时随地去打扰的人,

接得住你兴之所至的人。

年纪越大,越需要一个“张怀民”。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来源丨央视新闻、青年湖南、广西青年圈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