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2022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265项(人/组织)获得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从高品质涂镀钢板到高速公路智能建造,从养老护理智能装备到大豆品种更新换代……透视2022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奖,一系列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的原创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我省科技创新活力更强,赋能发展动力更足。
(资料图)
■ 十年磨一剑
2022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中,共产生专利、标准等各类知识产权2238件,平均每项的知识产权达到9.77件。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项目不仅获得了专利,并且实现了良好的社会应用,这说明我省技术研究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都在提升。”省科技厅一级巡视员郭玉明说。
开发高效、低成本的燃煤烟气碳捕集技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汪黎东用了10余年时间。
燃煤烟气碳捕集是实现碳中和战略的必然选择,但传统工艺的碳捕集成本高达400-500元/t-CO2,企业难以承受。
建立促进质子迁移的吸收强化新方法、揭示氢键力调控液-液分相的新机制……汪黎东团队解决了“从0到1”的问题,使碳捕集成本由450元降低至150-200元/t-CO2。
凭借“烟气碳捕集的质子迁移调控机制”项目获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汪黎东说:“在基础研究上做深做透,才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统计数据显示,本次获得一等奖项目的平均研究时间是11.5年。这说明,‘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成为普遍规律。”郭玉明表示。
科技工作者既要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也要有“十年一剑寒光华”的志气。
2022年度,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丛斌和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佐。
DNA,被视为“证据之王”。20世纪末,受自然因素、保管条件等限制,严重降解的DNA分子为法医鉴识造成了很大困难。经过10余年多学科系统研究,丛斌构建了序列多态性和长度多态性并存的DNA结构分型体系,填补了该领域空白。
走进中信戴卡车轮六号工厂的生产一线,超过80%的产品为高端产品,70%以上的智能设备是自主研发制造。从1988年到2023年,从制造到“智造”,在徐佐的带领下,我国汽车铝车轮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引领全球。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深化财政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完善科研项目经费拨付机制……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激发了科研人员自主创新内动力。
“此次授奖共涉及2183人,45岁以下科技人员主持完成的项目共97项,占项目总数的39%。”郭玉明说,“越来越多青年科技人才在项目中挑大梁,沉下心来搞研究,成为我省自主创新道路上的生力军。”
■ 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在229项省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中,企业牵头或参与完成的有144项,占总数的62.89%,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愈发明显。
秦皇岛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β-丙氨酸合成酶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解决了传统丙氨酸生产过程的高污染、高排放难题,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我们建成了国际上最先进水平的绿色生产线,未来,还将在生物制造赛道上持续发力,争取成为全球最大的全系列丙氨酸产品研发生产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郭恒华信心满满。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观察此次获奖的企业群体,不难发现,小到一个企业的成长,大到一个产业的发展,都从科技创新中获得了澎湃动能。”郭玉明说。
征战高端钢市场,河钢集团有限公司紧贴产业需求开展研发和服务,突破多个生产工艺难题,自主研发了高品质涂镀钢板,引领国内钢铁产业升级。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成全球最大的叶黄素酯连续化提取生产线,推动叶黄素产业高质量发展。
向更“高”处攀登,向更“新”处奋进,“有形之手”强力托举必不可少。
抓源头、重孵化。我省打造全链条孵化体系,建设了一批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目前,众创空间达668家、孵化器达298家。
勤浇灌,助壮大。我省探索滚动支持项目组织方式,在新型显示、氢能、机器人等10个重点产业领域,投入财政资金2.44亿元,聚焦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攻关。
面向主导产业,科技成果向生产线加速聚集。
“获奖项目中,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项目184项,占项目总数的73.9%。”郭玉明说,以河钢集团、晨光生物等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力量,正加速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 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效显著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复杂,任何一个环节不畅,都会导致产业化受阻。
“在实验室做出样品不是很难,要形成产业化却不容易。”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教授张峥对此深有感触。在他看来,科研单位负责研发,企业从市场角度提出需求、参与中试、成果应用推广,才能尽快把成果推向市场,最大程度发挥科技的价值。
产学研合作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河北工程大学与远大阀门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研究的“城镇生活节水智能管控技术、装备与机制创新”项目,聚焦城镇生活节水的关键技术瓶颈,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突破。“项目推广后,近三年经济效益超50亿元,年均减少排污量2.5亿吨。”张峥说。
“近年来,我省突出产学研合作成果,下大力引导和支持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与我省企业开展全面合作。”郭玉明介绍,此次获奖项目中,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完成的项目达101项。
深化协同创新,加快“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我省不断发力。支持河北·京南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先行先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科技成果评价等改革举措;鼓励园区、企业跨区域设立实验室、产业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推进创新要素全方位对接;引导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加大与京津合作,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一次性最高支持500万元……
去年,全省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03亿元、增长13.7%。“建设京南示范区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的重要支撑,力争到2025年,京南示范区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5%以上,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1000亿元。”郭玉明说。
■ 创新成果惠及民生
民生“可感度”高,是此次获奖项目的一大特点,也是近年来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乳腺癌一直是我国女性发病率第一位的恶性肿瘤。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历经12年完成的“乳腺癌规范化诊治策略的研究及创新技术推广”项目,填补国产抗HER-2TKI类药物的空白,打破进口药物垄断,首创国内人工智能辅助病理诊断技术,诊治患者25000余例。
“沃玉3号”,是餐桌上的“常客”。
组配、试种、收获、淘汰……河北沃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不断试错中选育出我省推广面积最大的自育玉米品种,“沃玉3号”凭借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倒性好、抗病抗逆性显著等优势,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除了“沃玉3号”,近年来,我省稳定支持20个高水平种业创新团队,已形成“石麦”“三系杂交棉”“张杂谷”等突破性育种技术。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接地气的民生成果不断涌现,公众科技获得感不断增强。(记者 王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