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评论营收、交付创新高,毛利率继续超越特斯拉,刷新最佳盈利成绩……

抢在蔚来和小鹏之前,理想率先发布了 2023 年第二季度财报,成绩非常亮眼,但是目前限制它的是产能,后续还将面临智能驾驶的落地、纯电产品的验证等问题。

上半年盈利追平过去三年亏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理想汽车第二季度实现营收 286.5 亿元,同比增长 228.1%,净利润 23.1 亿元,毛利率达到 21.8%,超过了特斯拉的 18.2%。理想也成为继比亚迪、特斯拉之后,第三家连续保持季度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二季度不但是理想史上盈利最高的一个季度,同时也是连续实现盈利的第三个季度。

加上一季度 9.3 亿元的净利润,理想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已经达到 32.4 亿元,追平了过去三年亏损之和。过去三年,其净亏损分别为 1.5 亿元、3.2 亿元和 20.3 亿元。

营收和利润增长的背后,主要是销量的提升。理想第二季度交付量 86,533 辆,同比增长 201.6%。今年上半年,其累计交付量已经超过 2022 年的总和。

二季度,理想 L7 蝉联 30 万元以上中大型 SUV 销量冠军 ,其中 L7 Air 版于 4 月正式开启交付。同时,理想汽车在中国 20 万元以上新能源品牌销量保持前三,市占率从一季度的约 11% 提升至二季度的约 14%。下半年,理想 L9 Pro 版将在 8 月开启交付,将进一步提升理想汽车的销量。

得益于交付量稳定增长和高效的运营能力,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理想的现金储备已经达 737.7 亿元。

从经营业绩来看,理想无疑是新势力中财务状况最为健康的,也是最为赚钱的尖子生,可直接媲美特斯拉。同时,理想整体走势依旧保持高位稳定增长,将冲击 2023 年营收破千亿的目标。

产能瓶颈掣肘,股价下行

虽然理想二季度交出高速增长的答卷,但是二级市场给出的反馈让人有些意外。财报发布后的第二天,理想汽车(02015.HK)港股大幅跳空低开,并在开盘后继续下跌至日内最低 161.3 港元 / 股,跌幅一度超过 10%。截至 8 月 11 日港股收盘,理想汽车港股股价虽有小幅回升,但仍未回到公布 Q2 财报之前的水平。

有分析指出,股价下行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板块整体正处于回调期,另一方面是由于其第三季度指引低于预期。

理想预期三季度车辆交付量将达到 10.0-10.3 万辆,同比增长 277.0%-288.3%;收入总额预计为 323.3-333.0 亿元,同比增长 246.0%-256.4%。理想有信心超出年初内部制定的全年交付目标的 10%~20%、突破千亿人民币的全年营收目标。

理想的保守,源于产能问题。李想在业绩电话会上强调,目前给出的销量指引是三季度产能的极限。此前他在个人微博上也多次提及,理想第三季度正在面临产能问题,并明确指出 " 本季度产能是唯一瓶颈,目前无解 "。

产能瓶颈主要受到供应链的产能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需求相比年初制定的目标有所提升。理想年初原定交付目标为 36 万辆,但考虑到疫情后经济形势、公司内部组织变革等因素,目标下调至 30 万;然而上半年实际的表现显著增长,完成了近 14 万辆销量,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下半年完成 22 万辆的任务并不难。与此同时,理想还表示,第四季度产能提升后,有信心实现 4 万辆的月交付目标。

另外,价格更低的理想 L6 即将在 2024 年上市。对于这款产品,李想信心十足," 理想 L6 会成为理想 L 系列里面单月销量最高的车型,它一定是同价位家庭用户首选的产品 "。

尽管如此,投资人的担忧也不无道理。一方面,相比理想 L7、L8、L9,L6 走量使命更强,单车利润更低。这意味着 L6 推出之后,理想或许无法继续保持 20% 以上的毛利率。

另一方面,李想说有信心在 2024 年提前挑战 BBA 在中国区的销量,但根据保监会数据,今年上半年而言,宝马在华累计销量达 38.5 万辆,奔驰达到 38.2 万辆,奥迪为 32.1 万辆。理想要在明年超越 BBA,仍有不小的难度。

首先要做的就是继续扩产品矩阵。今年 6 月,理想正式官宣首款纯电超级旗舰车型—— MEGA,这意味着其正式开启 " 纯电 + 增程 " 双技术路线发展。负责生产 MEGA 的北京顺义工厂将在年内投产,主年产能达到 10 万辆,明年向用户交付。据李想介绍,明年还将发布四款车(不含 MEGA),包含一款增程 SUV,三款纯电车型。

理想当下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增程产品带来的红利,毕竟增程汽车所在的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市场。如今,理想汽车着手进攻纯电市场,而该市场增长速度处于缓慢阶段,竞争更为激烈。理想要想从中分一杯羹,压力还是很大的。

平安证券认为,理想汽车尚未在纯电领域证明自己,如果纯电车型销量不佳,将影响其估值水平;另外纯电车型上市后,理想汽车各项投入可能大幅增加,毛利率等各项指标也可能下滑。

虽无近忧,但有远虑

从目前来看,理想是新势力中的销量断层式位列榜首,但是其智能驾驶技术却没有太大优势。今年 7 月,理想城市 NOA 才在北京和上海开放了早鸟用户的体验。作为对比,小鹏目前已经在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等城市陆续开放城市 NGP 功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也已实现深圳、上海、广州落地。

而且,小鹏更早在智能驾驶布局,其智能辅助驾驶有高速 NGP、城市 NGP、XNGP 三种;虽然对标理想 NOA 的 XNGP 尚未开始测试,但就从现阶段实施情况来看,在高精地图辅助下,小鹏 NGP 的成熟度好过理想 NOA,测试结果更让用户接受。

一直以来,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相对较少,尽管第二季度达到 24.3 亿元,同比增长 58.4%,但占其营收的 8.4%。作为对比,今年一季度,蔚来汽车的研发支出为 30.8 亿元,占其营收的 28.8%;小鹏汽车研发开支不及理想,仅为 13.0 亿元,却是其营收的 32.26%。

理想汽车 CFO 李铁表示:" 未来将投入更多的研发资金,无论是在自动驾驶还是在其他层面。全年总水平维持在 100 亿人民币左右。" 今年上半年,理想的研发投入已达到 42.8 亿元。也就是说,下半年其资金投入基本持平。

目前来看,新势力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智能驾驶和智能空间两大版块,理想也不例外。

理想总裁兼总工程师马东辉表示,最大的优势的拥有国内最大的智能驾驶车队,拥有国内最多的训练里程数据,进而可以实现算法的不断迭代;同时在感知和规控算法方面也是有优势的。此外他还提到,至于智能驾驶的大模型落地,有信心在明年把城市和高速全部打通,全程开放。

另外,Mind GPT 已启动内部测试,未来几个月内详细智能空间进展。Mind GPT 的研发结构上分为数据、大模型训练算法、评估和安全、应用交付 4 个部分。目前,第一个版本采用了 160 亿个参数,可更好地贴合用户场景。公司内部测试之后,其将会通过 OTA 释放给少量早鸟用户。

东吴证券认为,理想的智能驾驶落地低于预期。交银国际认为,下半年市场竞争激烈影响理想汽车的利润率。

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后,李想个人微博公开了 2022 年底定下的 2023 年最重要的任务。2023 年已过半,这五项任务中,市场占有率有了提升,矩阵组织完成了升级,其他三项还在推进中。其中产品目标放在了第一条,BEV 的产品价值领先。

BEV( Bird ’ s Eye View)感知系统,是指将多个摄像头或雷达得到的视觉信息转换至鸟瞰视角,然后进行相关感知任务。放在第一条,NOA 的落地对于理想的重要度显而易见。

" 双能 " 战略下,理想汽车在 " 智能 " 和 " 电能 " 全面发力,理想汽车能否将增长势头一以贯之持续下去,就看下半年的成果了。

(图 / 文 网通社 王颖萍)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