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让戏曲走进百姓生活,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
擦亮河北“北方戏窝子”文化品牌
4月26日至5月12日,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期间,来自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西等20个省(区、市)的35个院团,在石家庄献上21台大戏和5场折子戏专场,全国21个戏曲剧种、24位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轮番亮相,为热爱戏曲艺术的人们献上一道精美的文化大餐,绽放出河北“北方戏窝子”的独特风采。
5月10日下午,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北方戏窝子”研讨会在石家庄举行,专家学者为擦亮这块文化品牌出谋划策。
河北是戏曲大省,剧种丰富、院团众多、名家辈出,在民间有“北方戏窝子”的美誉。河北有着丰厚的戏曲文化底蕴,至今拥有36个地方戏曲剧种,数量位居全国第二;河北梆子剧院、保定艺术剧院老调剧团、石家庄市丝弦剧团等享誉戏剧界;河北梆子《钟馗》《宝莲灯》、保定老调《潘杨讼》等一批优秀戏曲作品,更是家喻户晓。从巍巍太行到渤海之滨,从长城脚下到运河之畔,从坝上高原到冀南平原,辽阔的燕赵大地处处回响着梨园声韵。
从元杂剧到明清传奇再到近代的地方戏发展形成,中国戏曲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关键的时刻大都与河北有关。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刘文峰说:“以元杂剧为例,作为当时在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的戏剧样式,这种形式出现以后发展到河北正定,产生了一个繁荣时期,出现了许多元杂剧作家和作品,比如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等戏曲名家。”无疑,作为自古以来便是中国戏曲发展热土的河北,有着良好的戏曲发展基础。刘文峰认为,河北剧种多、名人多,产出的好戏也多,称得上是“北方戏窝子”。
对此,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赵惠芬表示赞同,在她看来,河北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剧种和剧团也取决于河北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洋、平原、山地、高原等地形河北都有,从而形成了河北多样的文化形态,也形成了戏曲剧种的多样化。此外,依托北京、天津,接受城市文化辐射的同时还培养了河北自己的文化生态。所以河北称为‘北方戏窝子’是有迹可循的。”
在擦亮“北方戏窝子”这块戏曲文化品牌后,如何让其可持续发展?赵惠芬认为,要涵养良好的戏曲文化生态,培育更多的青年演员和观众群体。“首先是戏曲演出要常态化,其次是发挥戏曲专业团体在剧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引领辐射作用,最后是利用众多的文化场所搭建一个个小戏台,营造一批贴地气、聚人气的惠民演出空间,从而引领大众欣赏戏曲、了解戏曲、喜爱戏曲。”
擦亮“北方戏窝子”文化品牌,还要把戏曲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当中,渗透到城市的各个街角,让戏曲文化成为城市文化重要标识。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戏剧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朱为总对会演期间举行的“遇见艺术”戏曲快闪活动大加赞誉,“这一活动让名家名段走出剧场走到人民群众身边,走进人民的生活。”
戏曲必须走向人民,走进老百姓的“心窝子”。擦亮“北方戏窝子”的文化品牌,最终目的还是让戏曲融入百姓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近些年,河北省推出戏曲进校园、进社区等一系列惠民措施,以及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暨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等活动,不但让老戏迷们过足了瘾,也让戏曲这一古老艺术“圈粉”了一大批年轻观众。(记者 田 恬 刘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