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衡水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8亿元,同比增长5.2%
(资料图片)
第一产业增加值35.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60.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04.6亿元,增长4.2%
今年一季度,衡水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各项稳经济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市场预期明显好转,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据初步核算,一季度衡水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0.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5.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60.9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204.6亿元,增长4.2%。
工业实现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分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长3.6%;股份制企业增长8.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3%;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0.5%。分行业看,3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9个实现增长,11个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96.8%,金属制品业增长22.3%,橡塑制品业增长13.8%。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其中,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同比增长13.5%。民间投资增长9.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81.1%,对全市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7.5%。
投资与项目建设扎实推进。今年一季度,衡水市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加快项目推进建设。一季度,签约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47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协议总投资87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48.7%。1至3月,284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88亿元,占年预计投资的23.8%;184个计划开工项目有137个已开工,开工率74.5%;新谋划重大项目48个,总投资448.8亿元。
新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0%。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发展较快,分别增长56.7%、23.4%、22.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9%。
产业升级步实态稳。传统产业升级加快,一季度工业投资同比增长7.8%。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1.0%。升级类商品销售大幅增长,限上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书报杂志类、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较快,分别增长49.2%、32.9%、11.0%、10.7%。
农业生产平稳增长。今年一季度,衡水市通过政策支持、管理服务、生产指导、督导调度等多种举措,全力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着力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优的发展态势。一季度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67.6亿元,同比增长3.8%。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60.5亿元。肉类总产量8.1万吨,同比增长5.2%;牛奶产量8.8万吨,增长7.3%。蔬菜播种面积26.9万亩,同比增长1.8%。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截至3月底,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815.1亿元,同比增长7.2%,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44.3亿元,增长6.7%。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5289.4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4334.0亿元,增长15.7%。
进出口外贸稳中向好。今年一季度,衡水市推出了一系列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便利举措,助力外贸新业态加速跑。一季度,该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其中,出口总值50.1亿元,增长7.5%;进口总值4.1亿元,增长5.7%。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该市县域特色产业之一的裘皮产业表现尤为突出,一季度,出口总值14098.3万元,增加24.8%,占全省裘皮服装出口总值的65.1%。
市场消费显著回暖。衡水市出台《2023年促消费工作方案》,启动消费提振年活动,全面激发市场活力,有力促进消费潜力释放。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5.5亿元,同比增长9.7%,增速居全省第三位。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61.5亿元,同比增长13.9%。石油类、汽车类商品贡献突出,分别实现零售额8.7亿元、19.7亿元,同比增长15.8%、4.2%,拉动限上单位零售额增长2.2、1.5个百分点。
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一季度,全市民生领域支出完成102.6亿元,同比增长7.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82.7%。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2.9%,其中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8.1%,公共设施管理业增长67.2%,道路运输业增长136.8%,水利管理业增长337.5%。(记者焦磊 通讯员赵瑞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