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股市中经常有人提到价值投资,但其实大家认知的价值投资,只有一半的信息,另一半的关键信息都没有在其中体现。今儿延续《隐藏的另一半系列》。可选择性因素导致我们的思维盲区可选择性现象是导致我们误区的关键。拥有选择权的人,容易“只讲好的”,出版的书和成功案例中,讲的是被印证的那部分,忽略事物另外证实的那一部分;越是分散性的(传奇)事件,成功后的越容易被大家认知,但对应地是失败后越惨痛。所以,我们会发现,凡是只讲一面的案例或书籍,就不具备参考性,包括我们熟知巴菲特博弈可口可乐的案例中,几乎所有的书籍只写了初期10年10倍,但随后12年负涨幅周期怎么办?而恰恰是这个周期,我们能学到如何使用PR指标。
我们将各指标排序和对比筛选
在《指标剖析价值投资中“失去的十年”现象》中介绍了PR=PE/ROE指标的使用。哪怕是在最痛苦,最困难的周期中,巴菲特依然可以坚持,除了其资金的容忍度高(没有杠杆,没有时限,没有重仓压力)之外,其只做一件事儿,那就是不断地进行大幅低于正常价值的个股买入。当PR小于1,尤其是3-4折的时候,哪怕股价没有体现和反弹,其依然可以持续低吸和持有,因为其始终在用较少的钱买入较高价值的品种,这是非常合算的。说白了,这成为巴菲特心中的价值锚,哪怕环境再恶劣,其研究依然可以持续,最终在价值回归时实现财富(这里面也需要一点点运气,有些时候价值回归快,有些时候慢,但价值总会回归,会迟到不会缺席)。
复利效应,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尤其是都在算账,如保持多少涨幅,多少年后复利因素就会如何如何。但这里面还有很多因素被忽略,以及很多因素被误读。如在过去 51 年升了 8000 倍,为了计算方面,折算成年化收益率 19.2%,但这里面有两个关键性的误读:巴菲特的收益并非来自于复利效应;价值投资者也不是利用复利效应。这意味着复利效应和价值投资中,都有被隐藏的因素。
首先,巴菲特的收益并不代表其这些收益全部来自于股市。因为,大资金靠的是大类资产配置(在《从投资组合到大类资产配置,升级版思路》里面有详解),伯克希尔只有四分之一的价值来自股票组合,主要现金流来自于GEICO 保险业务,这个是巴菲特价值投资中最为关键的,只有持续现金流才能让其完成价值投资长期的博弈,以及对应的持续低吸(类定投);尤其是当外界恐慌或者被套的时候,大量现金流才能为其提供足够的资金。哪怕是“失去的十年”中,其依然根据较低的PR去低吸价值资产(《指标剖析价值投资中“失去的十年”现象》)。
其次,价值投资不单纯靠复利效应,而是企业利润的成长性。尤其是在市场悲观时,这个时候复利因素的条件很难保障,说白了很可能会中断,即便控制风险和亏损较好时,收益因素也很难实现。但价值投资的意义,是持续以大幅低于价值的价格购入优质资产,低迷周期可能提供的低点机会更丰富。而这里面又隐藏了信息。大资金如何在市场低迷周期生存?这也是所有价值投资文章中涉及最少的,接下来重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