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新京报讯(记者张建林)4月25日,以“合作共赢 飞向深空”为主题的第一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安徽合肥开幕。记者了解到,此次会议上,多位院士专家签订工作协议,标志着深空探测实验室首批院士站(室)、科学家工作室正式设立并开始运行。
据介绍,深空探测实验室设立首批院士站(室)、科学家工作室,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打造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深空探测领域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
其中,赵政国院士工作室将聚焦深空环境辐射测量及新粒子搜寻等技术研究;谢和平院士领衔的天都—深圳大学联合实验室将聚焦深空极端环境资源开采、保真取芯等技术研究;于登云院士工作站将围绕深空智能机器人、深空新概念探测器等前沿技术方向,开展新理论探索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邓宗全院士工作室将着力开展宇航复杂空间机构与智能控制、星表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等新技术研究;罗喜胜科学家工作室将围绕空间流体力学、地外天体原位资源利用等技术方向开展研究。
在会议的开幕式上,深空探测实验室与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抢抓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机遇,探索创新合作模式,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开展深空探测领域战略合作,助力海南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航天强国战略。
此外,深空探测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战略合作聚集优势力量,共同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实现科学、技术、工程融合发展,支撑我国深空探测重大工程实施。
编辑 樊一婧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