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赵鸿飞 通讯员 北大深医

老王(化名)没想到,嘴巴里顽固的口腔溃疡竟然让他无法正常吃饭了。短短半个月,他就瘦了4斤。他更没想到的是,这个“潜伏”在口腔里一年多的溃疡,竟然是口腔癌。

嘴里长个溃疡,咋就成了癌?


(资料图)

这个溃疡陪伴着老王已经有一年了,刚开始时,他只是觉得右边的脸颊胀胀的,里面似乎长了一个小小的溃疡,但是也没啥不舒服,就没放在心上。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这溃疡一点好转的迹象也没有,就静静地待在那里,时不时的疼痛,让他寝食难安。老王忍不下去了,凉茶、西瓜霜、消炎药、漱口水等“齐上阵”,可依旧没有效果。

两个月前,老王脸颊的肿胀感更加强烈了,照镜子时都能看到似乎有一个肿肿的东西藏在“脸下”。溃疡也更加嚣张,不仅疼痛,还开始出血。想要张嘴时,他惊讶的发现,自己的嘴巴已然变成“樱桃小嘴”,嘴里就像有东西卡着一样,无法完全张开,用手测试了一下,竟然只能在嘴唇之间横着放两根手指,嘴都张不开,就别提吃饭了。

经过咨询,老王来到了北大深圳医院的口腔颌面外科。医生摸了摸他“硬邦邦”的脸颊,再一看“菜花”一样的溃疡,心里就有数了,这是口腔癌。

有些“冷门”的口腔癌杀伤力不容小觑

口腔癌就是长在口腔内的恶性肿瘤,这个听起来似乎有些“冷门”的癌症其实杀伤力不容小觑。它在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疾病中排名第6,早期5年生存率约为70%~90%,晚期生存率仅约24%。口腔癌表现为口腔颌面部溃烂或菜花样肿物。常见于舌头、颊部、牙龈。因为口腔癌早期和口腔溃疡的形态相似,很多的患者都以为自己只是长了普通的溃疡,直到久治不愈才发现是口腔癌。

根治口腔癌最优的选择就是——手术切除。经过检查,老王的口腔癌已经进入了局部中晚期,除了口腔内部,他的颈部也出现多个淋巴结转移了。所以不仅要“切脸”还要把脖子“划开”,将肿瘤全部切除,达到“无瘤状态”。

要知道口腔癌的癌细胞,最喜欢的就是沿着淋巴通道转移扩散,所以一旦发现口腔出现癌灶,医生通常都会同期把颈部淋巴组织一并清扫掉,就等于说把癌细胞的始发站拆了之后,再把通行的公路也拆了,彻底断它后路。

可是手术要“切脸”,挖掉那么大的口子,以后可咋办呢?为了彻底根治,肿瘤的切除都需要扩大切除面,所以切除后的患者可能面临部分颌面部肌肉、舌头、甚至颌骨等缺失。对于有需要的患者,医生会同期进行修复手术,帮助患者恢复口腔结构、重塑面部轮廓。

根据老王的情况,医生选取了部分大腿的皮瓣移植到了他的脸上。针对局部晚期患者,北大深圳医院还开展了多学科会诊讨论(MDT),采取个性化定制的免疫靶向治疗、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综合治疗流程,针对不同位置的口腔肿瘤手术建立不同的康复训练,并进行5年随访。

口腔溃疡都会变成癌吗?口腔溃疡与口腔癌有哪些区别?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溃疡类疾病。蔬菜、水果吃得比较少,上火导致大便干燥,都会诱发口腔溃疡;压力大、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诱发口腔溃疡。另外,女性在月经期间,复发性口腔溃疡发作频率也会高一些。上述类型的溃疡是不会变成口腔癌的。

假牙不合适、蛀牙填充不良,有尖锐边缘导致口腔黏膜受损,都可能会让患者因咬破嘴巴诱发创伤性溃疡。一旦出现溃疡明显增大、伴有面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时间拖得越久,对健康的危害性越大。有些创伤性溃疡长期不愈也可能会演变成口腔癌。口腔癌好发于55岁以上老人,病因不明。但生活中一些因素会增加发病风险,包括吸烟、饮酒、嚼槟榔、不注意防晒、蔬菜水果吃太少等。

出现以下表现就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临床表现,需要提高警惕,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口腔颌面外科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

1、口腔内(任何部位)有2周以上未愈合的溃疡,表面溃烂,疼痛明显;

2、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或发暗的斑块,不可擦去,触感有点硬;

3、口腔内出现不明原因肿块,可呈菜花样或桑葚样、触感很硬,可伴有异味、出血或出现不明原因牙齿松动;

4、颈部出现肿大淋巴结,未消退,不能推动;

5、口腔颌面部不明原因张口受限或疼痛、麻木。

读创新闻+

哪些人是患口腔癌的高危人群呢?

首先,喜欢吃槟榔的人群是口腔癌最高危的人群。因为咀嚼槟榔对口腔黏膜的损伤是不可逆的,因此只要有过咀嚼槟榔的习惯,口腔黏膜都可能发生病变。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研究显示,有咀嚼槟榔史(特别是合并有吸烟史)的人群患口腔癌的比正常人群高100倍。

此外,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长期患有口腔黏膜病;长期暴露在紫外线下,可能会导致唇癌;口内长期有残根、残冠、锐利牙尖或不良修复体刺激(多数见于有“假牙”修复的老年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等。假牙修复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需要定期复查,防止不良修复体的刺激。如果日常能够感觉有锐利牙尖摩擦颊侧或舌侧黏膜,都要早拔除、处理。

审读:谭录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