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苏州姑苏区虎丘街道的山塘评弹昆曲馆迎来了一位从西安千里迢迢赶来学习昆曲的小伙。这位小伙名叫郭家源,今年26岁的他,自幼患上了脑瘫。对于说话都有些困难的郭家源来说,昆曲的咬字、行腔、气息更是不容易,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孤身一人来到苏州学习昆曲、追寻梦想。今年8月下旬,他将参加昆曲三级考试。“我来苏州学习昆曲,打算把昆曲艺术传播到西北地区,让更多的人了解昆曲!”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郭家源笑着说:“残疾不是阻碍梦想的理由,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权利。”


(相关资料图)

辗转五次来到苏州,只为追寻昆曲梦

在山塘评弹昆曲馆,记者见到了郭家源,这是他第五次来到苏州。此时,他正在学习昆曲考级曲目。虽然不幸患上脑瘫,但是他的一言一行都充满了乐观,说话时总是乐呵呵的。

“2018年,我第一次来苏州,主要是直奔昆曲而来,但是没有看到昆曲演出,败兴而归。回去以后心里一直痒痒的。”作为一个来自西北地区的小伙,第一次来到苏州,这个城市给他留下了江南水乡的美好印象。

第一次来苏州没有看到昆曲演出,昆曲成为了他心中的一个念想。两年后,他又一次来到苏州,这次,郭家源与昆曲正式结缘。“2020年,通过朋友介绍,我直接来到了山塘评弹昆曲馆。那时候,我在门口看到里面的昆曲演员正在化妆,于是我就悄悄地站在门外看。”郭家源说。瘦弱的身体前倾着,小心翼翼地朝里张望,眼前的情景正是郭家源梦寐以求的。当时正在化妆的冷桂军老师注意到了他,把他招呼了进来,郭家源告诉冷桂军老师,他想学昆曲。“当时冷桂军老师让我每天下午2点到馆里来,免费教我昆曲。这种帮助是无偿的,让我很感动。”时隔多年,郭家源说起这件事时依旧有些激动,充满感激。

郭家源对昆曲的热爱和坚持让他在2021年顺利地通过了首次举行的昆曲一级考试,得到了昆曲名家的高度认可。郭家源对记者说:“当时有一个昆曲老师看到我的表现,当场感动得哭了。”今年,他又来到苏州,每天从早到晚地练习,直接挑战昆曲三级考试。

“昆曲三级考试对于我来说,困难的地方在于有些音比较难把握,比如唐音,它是一个特定唱法,声音比较洪亮,也会真假音结合着唱,这对于我来说是个挑战。还有我最近在练习《赤壁怀古》,它属于散板的唱法,节奏感不强,要根据情感来唱,对我来说也是比较难的。”郭家源告诉记者,对于这些困难他会反复地练习,多听、多练、多唱。同时也会听一些昆曲名家的演唱,向他们学习。郭家源说:“笨鸟先飞嘛,因为我的自身条件不行,可能对于别人来说,那些曲子比较容易唱,但对于我来说就很难,只能多加练习。”

遭遇重重困境,遇见昆曲之后重拾自信

“我奶奶说我出生两个月的时候眼神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了,小时候很自卑,但是家里没钱,一直到我初中毕业的时候才去看病。”年幼时的郭家源经历了许多同龄人无法感受的痛苦,直到初中毕业,郭家源的情况愈发糟糕,才到医院去治疗,最终确诊脑瘫。

“毕业以后去超市、饭店找工作,都没有人要我,对我打击很大,我的抑郁症可能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初中毕业以后,一直找不到工作给了郭家源很大的打击,他多次被拒之门外。因为屡屡受挫的经历,让郭家源陷入到自我怀疑当中,甚至患上了中度抑郁症。郭家源告诉记者,以前他抑郁的时候也曾做过傻事,但是现在已经可以自己调节了,身体恢复得挺好,不开心的时候会找老师聊聊天。“昆曲让我重拾自信,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和意义。”郭家源笑着说,“以前的我非常自卑,走在大街上都不敢抬头看人。自从我学习了昆曲之后,慢慢找到了自信。”

谈起第一次接触昆曲,郭家源对记者说:“当时,我看了一部梅兰芳演的电影,名叫《游园惊梦》。杜丽娘和柳梦梅梦中在后花园第一次相遇,并互表衷肠的故事,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当时我就被里面的场景吸引了,曲词也非常优美,我非常喜欢,于是开始模仿视频学习昆曲。”从那时起,年少的郭家源便在心里播种下了昆曲梦的种子。这是他以前都没有听过的剧种,他觉得和京剧、秦腔都不一样。后来他在网上查阅昆曲介绍,了解了昆曲的历史后,从此一发不可收。

“昆曲有文学美、音乐美、舞蹈美、妆容美。”郭家源姑苏记者,当时由于对自己的不自信,认为自己唱不好,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打算学习昆曲演唱。一次,老师组织的唱歌活动中,郭家源连续唱了好几首歌,得到了老师的赞赏。“老师说我唱得可以,可以尝试昆曲演唱,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开始学习昆曲演唱技巧。如果当时没有学习昆曲演唱技巧,可能在苏州待几个月就回去了。”

昆曲演唱涉及的咬字、气息、行腔,对于郭家源来说都非常困难,他需要付出比平常人更多的努力,但郭家源觉得,因为足够喜欢,所以就感觉不到累了。“因为我的气息不够,我就每天从山塘街跑到火车站,通过跑步练习气息,平常也会多喊一喊。”郭家源说。

家乡人喜欢听我唱昆曲,感觉比秦腔还要好听

“给村民们表演昆曲,我真的很开心。既能宣传推广昆曲,又能让我有了一个表演昆曲的机会。”学习昆曲后,郭家源回到西安,在村里的小广场上练习昆曲《玉簪记》,许多村民都会驻足围观,大家都没有听过这样的曲子,不清楚他在唱什么,觉得听起来有种悲伤的感觉。“因为西北地区的秦腔是高昂激越、粗犷豪迈的,与昆曲完全不同。”说着,郭家源还为记者表演了一段秦腔。面对村民的不理解,郭家源会耐心地给村民介绍昆曲的特点、昆曲的历史以及如何欣赏昆曲,村民第二次再来听昆曲的时候,他们已经懂得如何欣赏昆曲,大家觉得昆曲真好听,甚至比秦腔还要好听。

“我觉得把昆曲发展到西北地区去,还是很有前景的。”郭家源不仅自己想学昆曲,也想将昆曲传播到自己的家乡去。2021年,成功考取昆曲一级后,郭家源回到西安,为昆曲的传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在各个小学、中学、大学宣传推广昆曲,同时也会给他们表演,在表演时还会贴心地把唱词呈现在屏幕上,担心同学们听不懂。同学们在感受昆曲的魅力后,都会被郭家源身上的强大意志力所打动。同时,郭家源在不同的网络平台上宣传昆曲,也会有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跟着他进行线上学习,这些学生也为昆曲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个力量还是挺强大的,我记得去年4月份的时候,有一个美国留学生联系上我,要跟着我在线上学习昆曲。”郭家源说起这些的时候,脸上洋溢着自豪感。

“我的父母一开始并不支持我学昆曲,对我几乎是放任不管的。但是这次我来苏州的时候,临走前父亲竟然塞给我200元钱。”郭家源告诉记者,虽然这200元钱对别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对于他来说既感到惊讶又非常欣喜。

希望能够扎根苏州深入学习昆曲,推广昆曲文化

一袭丹衣,两摆水袖,在昆曲的韵律中,郭家源慢慢俯身,卧倒在舞台上。他是先天性脑瘫,右胳膊和左腿平时不听使唤,在练习昆曲舞蹈时显得格外的费力。他的胳膊经常因为自身紧张而缩作一团,这让他往往要花上一段功夫与自己的身体对抗,才能将自己的手臂打开并活络开来。“学昆曲困难挺多的,我的手不太方便,像昆曲中的兰花指我就做不出来那种感觉,我做出来像鸡爪子一样。”郭家源笑着说,“我的左手和右腿不太方便,很多动作都很难做出来,我已经练习了很久。”

“其实我挺想在苏州扎根的,因为苏州是一座有福气的城市。”郭家源说。郭家源热爱文学,很喜欢写作,打算在苏州找一份与文字相关的工作。“我很喜欢苏州这座城市,如果能留在苏州工作,可以深入学习昆曲表演,推广昆曲文化。”郭家源告诉记者,苏州距离西安1200多公里,来苏州要坐15个小时的火车,对于他来说,每次来苏州都很不容易,所以没有办法经常往返,能长期留在苏州工作,成了他的一大愿望。郭家源说:“虽然我的身体有些不便,但是我要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去鼓励更多的人积极向上,让更多的人知道残疾人也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实习生 陆佳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陶善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