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乌苏河一路歌唱着,欢笑着,由西南至东北弯弯曲曲穿行过毛乌素沙漠腹地。她在不断诉说着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数万年前,“河套人”在这里敲打造出第一件石器,从此,一个崭新的世界便诞生了。
在温暖潮湿的萨拉乌苏河畔,水草丰茂、生机盎然,野驴、河套大角鹿、水牛……大量哺乳动物嬉戏于此。完全掌握了狩猎技术的“河套人”,已经成为这里的主人,他们相互协作,开展大规模集体狩猎,他们能熟练使用火,共享熟食……“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河套文化”。
而“河套文化”是鄂尔多斯的“根”与“魂”,也是中华文明的独特标识和精神源泉之一。
抱团合力,顺应自然,借力打力,智慧取胜。“河套人”出现在这里绝非偶然,勤劳与智慧刻印出他们的生命轨迹。
他们穿着兽皮,用鹿角锤、鹿角矛当武器,捕获披毛犀等动物;老年人打制石器、制作骨角器,妇女用石片刮涂猎物皮毛上的油脂;“河套人”切割开犀牛肉,在火堆上烧烤,吃干净骨头上的肉后,又用石器砸开骨头,吸食骨髓,之后扔进火堆……
这是鄂尔多斯市博物院古代史展厅展示的“河套人”生活环境复原图。
“河套人”掌握了十分高超的打制技术,石器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精细化和多样化,石器绝大部分小于2厘米……他们对石料的高度开发和充分利用,揭示了其对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高度认知和开发利用能力,以及勇于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特质。
根脉传承不断,文脉延绵不休,精神长盛不衰。“河套人”开拓拼搏、百折不挠、团结奉献的精神已经浸润进鄂尔多斯人血脉,成为强大的“鄂尔多斯基因”。
高原大地,“河套人”鲜明的精神内涵在岁月中沉淀、蝶变,最终化作鄂尔多斯人历久弥新、薪火相传的内动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鄂尔多斯奇迹”。
这里孕育了勇于变革任先锋的“赵丑女精神”,1978年春,已经五十多岁的达拉特旗耳字壕公社康家湾大队妇女赵丑女,成为吹响伊克昭盟“包产到户”农村改革号角的第一人。而康家湾参照赵丑女的方式又开了伊克昭盟“包产到组”的先河。赵丑女和康家湾的做法,得到了伊克昭盟委的肯定,由此全面拉开了鄂尔多斯地区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的序幕。伊克昭盟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进行农村生产责任制改革的盟市。
这里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牧区大寨”精神,在毛乌素沙地,80%的面积已被绿色覆盖,“沙进人退”历史性地逆转为“绿进沙退”,鄂尔多斯人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牧区大寨”精神。
这里孕育了“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在大漠深处修建出了一条全长115公里的穿沙公路,凝聚出了“不折不挠、敢于胜利”的“穿沙精神”。现在,库布其沙漠有6000多平方公里披上“绿装”,动植物由100多种增长到530多种,成为中国为世界荒漠化治理递上的一张“绿色名片”。
……
在沧桑巨变的发展长河中,鄂尔多斯各族人民始终以“一马当先”的精神风貌,在草原、在沙漠树立起一座座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丰碑,为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的建设开辟出了壮美征途。
人无精神而不立,城市也是如此。
鄂尔多斯植根历史,立足现实,奔赴未来。
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建成并投运、开工建设全球最大规模的“沙戈荒”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中国绒都”正向着“世界绒都”挺进……
立足区域,放眼世界。鄂尔多斯正以前所未有的改革鼎新之举吸引世人目光,展现出新时代的勃勃风姿。贡献国际荒漠化防治“鄂尔多斯方案”、书写中国能源革命“鄂尔多斯篇章”、开辟资源型城市创新驱动发展“鄂尔多斯路径”、打造推动共同富裕“鄂尔多斯标杆”……让世界看见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新”意满满。
其中所蕴藏的无穷力量,正是来源于“河套人”的精神根脉,这与我们大力弘扬的“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内涵上重合、在外延上融合,为改革处在攻坚期、发展处于转型期的鄂尔多斯,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前,鄂尔多斯正在以“四个世界级产业”“四个国家典范”“四个全国一流”工作任务为抓手,努力把两件大事办得更好,奋力“闯新路、进前列”,继续当好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和顶梁柱。
萨拉乌苏河流经千古、滋养未来。在“河套人”发现100周年之际,这条生生不息的文化源泉,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为鄂尔多斯各族人民同心同力共创美好未来熔铸出更壮阔的写实表达。(侯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