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赵寨村的高标准农田(6月5日 摄)。郭康 摄

今年52岁的赵应朝是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赵寨村的村民,多年来,除了养牛、养猪外,一家人坚守着3亩地辛勤耕作。2021年以来,随着高标准农田在该村的建设推广,赵应朝的收入和生活悄悄发生着变化,3年时间,他从“怀疑顾虑”到成为种植大户。


【资料图】

第一变:从“怀疑顾虑”到“试试看”

赵寨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村落,据赵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赵建洪介绍,赵寨村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弱,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导致村民从事农业生产成本投入大、收入低,严重影响了村民的收入增加和生产积极性,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保山市隆阳区西邑乡赵寨村2023年“土地转包”签订会(资料图)。李志旭 摄

2021年,赵寨村得到了保山市烟草专卖局(公司)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支持,项目面积620亩,总投资180余万元。把零散地变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集中流转进而实现破埂并田,这意味着要把村民个人的田地集中流转到村里,再流转给种植大户。赵寨村首先着力推进以村委会为主体的土地中长期集中流转工作。

为了统一村民的思想认识,赵寨村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宣讲政策,了解高标准基本农田的益处,绝大多数村民都表示支持土地中长期集中流转工作,但仍有少数村民存在顾虑,赵应朝就是其中之一。

得知赵应朝的疑虑后,村干部仔细讲解,帮助他解除疑惑。土地进行登记,签订协议书,高标准农田实施全程机械化作业及水肥一体化,土地流转后收取租金增加收入……就这样,赵应朝尝试着将3亩地流传,每亩有900元收入。

第二变:从“试试看”到“干干看”

2022年3月,赵寨村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完工,每块田建成面积不低于2亩,田地平整连成片,都具备通机耕路、排灌水渠,大型农机可以进行耕种,赵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看着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连片田地,赵应朝决定去帮种植大户打工,一个工每天有120元的收入,一年下来,赵应朝的打工收入有6000元左右。

赵应朝在田地里查看烟苗长势(6月5日 摄)。李志旭 摄

“以前自己种玉米,需要割草、施肥、整地、浇水等,很辛苦,现在在高标准农田里干活,没有以前辛苦,收入还增加了,高标准农田果然好”。赵应朝感慨道。

第三变:从“干干看”到“我能干”

一年下来,赵应朝看到高标准农田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益,2023年,赵应朝主动向村里主动申请种植了22亩高标准农田,决定自己成为“种植大户”,除了种植烤烟外,他还准备种植细绿豆、早豌豆、大麦等经济作物。

赵应朝承包的高标准农田(6月5日 摄)。李志旭 摄

赵应朝表示,以前养牛、养猪收入不稳定,现在高标准农田已经全面实施,种植烤烟收入稳定,今年种植收入有望达到6万多元,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完)(李志旭)

推荐内容